地球的形狀並非正圓球,赤道略微突出,赤道的直徑比南北方向的直徑長43公里。在太陽和月亮重力的牽引之下,地球像是一顆巨大的陀螺,除了自轉之外,它的轉軸也在繞圈晃動,但一直保持和黃道面的23.5度交角,只是指向不停地變動而已。在力學上,這個現象稱為進動
(procession),地球進動運動的週期約是26,000年。
隨著地軸指向改變,"極星"也會變革。五千年前,天龍座右樞星
(Thuban) 是當時的"北極星"。現在的極星─北極星
(Polaris) 與地軸之間相距1度。再過12000年後,明亮的織女星將是當時的極星。地軸的延伸線在天空畫出一個圓圈,各時期的極星基本上是距地軸最近的亮星。
"歲差"
是什麼呢?在古中國的曆法上,歲差是指「冬至點」在恆星間西移的現象。希臘天文學家
伊巴谷斯 (Hipparchus),在西元前第二世紀發現了歲差現象。中國發現歲差的第一人是南北朝的虞喜
(大約在 330AD左右),但將歲差的因素,列人編曆的考量的第一人是《大明曆》的編著者祖沖之。
讓我們進一步探討歲差對曆法的影響。編曆工作的重要數據之一是回歸年
(tropical year) 的長度,它是從上個春分點 (或冬至點)
到下個春分點 (或冬至點)
所經過的時間。我們也可以選一顆很遙遠的恆星作為參考點,而定義一年為從地球看出去,太陽連續兩次通過
"地球-太陽-恆星連線"
所經過的時間,這就是恆星年 (sidereal year),恆星年長度為
365.2564天。由於地軸的進動,太陽公轉還沒有回到前次的位置,就遇到春分點,所以回歸年較恆星年短,只有365.2422天,也就是比恆星年短20分24秒。如果編曆者使用恆星年編曆,而未把歲差的因素列入考量,而且後來也未再編新曆法,經過12000年後,北半球的七月就會變成冬天了。
中國的古曆在《大明曆》皆未算入歲差,所以需要頻頻改曆,以維持曆法的正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