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 本銀河系與其他星系

本銀河系(The Milky Way)

回大綱 

  1. 本銀河系的主要成員有:
    1. 銀盤(disk)

      包含有銀河系中絕大部分的星際塵埃與氣體,還有游離的氣體等,其中包括有:

      • 漩渦臂(spiral arms)
      • 星協(Association)

        約10-100 顆恆星一起移動,其中有許多是O, B型亮星, 為不穩定的小星團,最後這些星都將彼此分開。

      • 開放星團(open cluster)

        主要是年輕的星,約100-1000恆星,穩定的聚在一起。

    2. 銀核(nuclear balge)

      包含相當多年輕的熱星,核心部分的恆星相當擁擠造成星際塵埃的增溫產生,有很強的紅外線輻射。 核心部分恆星間的距離約800AU, 星系中恆星之間的平均距離約5光年。

    3. 銀暈(Halo)

      包含著較冷、低發光強度屬於低主序星的恆星,還有巨星, 最主要是包含有非常穩定的球狀星團(約10000-1,000,000個恆星),這些球狀星團的年齡是與銀河系同壽。例如:Tucana 47。

  2. 本銀河系的自旋
    • 一般相信本銀河系的中心 是在人馬座(Sagittarius) 附近,具有很強的無線電波區域SgrA*。本銀河中心是否有黑洞,仍無定論。
    • 太陽是以每秒220km 的速度向天鵝座方向運動約二億四千萬年轉一周。
    • 利用刻卜勒定律,

      銀河質量(太陽質量為單位)= [軌道長(A.U.)]3/[週期(年)]2

      可知太陽所在位置以內的本銀河系,所含的質量最少有2* 1011太陽質量。

    • 銀河的總質量到底有多大呢?

      利用銀河盤面旋轉曲線, 我們可估計,本銀河系40 kpc 半徑以內的質量約有6* 1011太陽質量。因為發光星體的半徑大約終止在15 kpc,所以顯然本銀河物質的沿伸範圍,遠大於發光或可見的物質所標出的區域。

    • 其他的質量的來源為何?

      其他黑暗物質(不發光物質,dark matter) 的本質是什麼?目前尚未有定論。

  3. 描繪本銀河系

    如何得知我們所處的銀河系的形狀呢?是否有漩渦臂?   

    我們可利用

    1. 觀測O,B 型恆星、HII 區或年輕的星團,可決定出太陽附近的漩渦臂的形狀。
    2. 觀測21cm的無線電波源(可觀測中性氫的分佈)與2.6 mm的無線電波源(可觀測CO 分子雲的分佈),可決定整個銀河系的漩渦臂與銀核。
  4. 漩臂的形成理論
  5. 本銀河系的起源

    與人類考古學一樣,利用化石來追溯人類的生命史, 天文學家是利用銀河系的化石—銀暈上的球狀星團,來探討銀河系的起源。球狀星團繞銀核運轉,其軌道為橢圓狀

    1. 恆星族群:本銀河系上的恆星大概可分為兩大族群
      1. 族群I:金屬含量豐富,主要是分佈在銀盤上。

        年齡約從1億年到100億年都有,如太陽,年輕的恆星,疏散星團。

      2. 族群II2:金屬含量稀少,主要是分佈在銀暈上。

        年齡大於或等於100億年,如球狀星團,M, K 型星。

    2. 瞭解在銀暈與銀盤上金屬含量的差異,可解答銀河系起源的問題。

      我們知道核子的合成(Nucleosynthesis) 是在星球內部的核融合中,將氫融合成氦、碳、氧、鎳、鐵等元素; 比鐵重的元素如金、銀、碘,是在超新星爆炸中產生的。

      所以,族群II是銀河系早期(古生代)的產物,而族群I是銀河系近代(新生代) 的產物,也就是在超新星爆炸之後的產物。

    3. 銀河系的形成(傳統的理論)
      1.  假設本銀河系是在100-150億年前, 從一團含有約75%的氫與約25%的氦少許的金屬,受重力塌縮而形成的。
      2. 當塌縮之後,密度增高,可使部分較高密度的雲氣, 產生金屬含星稀少的球狀星團,此時這些星團以球狀對稱的方式分佈在銀暈上。
      3. 密度較低的氣體會因重力塌縮產生漩渦。
      4. 銀盤中的雲氣會因旋轉與重力塌縮產生漩渦,如水槽中的漩渦, 使漩渦使雲氣聚集成為密度較高的雲氣,進而產生恆星, 而使我們看到銀河系中有漩渦臂。

      附註:此一傳統理論尚有爭議性,有研究群宣稱在距銀盤數kpc 處應該只能有族群II 的區域,發現屬於族群I 的年輕恆星。它們可能是過去本銀河吞食其他小星系,壓縮雲氣而觸發這些恆星的誕生。 另有人提議本銀河系是由好幾個巨大的雲氣(星系)相互碰撞的結果。


星系(Galaxies)

回大綱 

  1. 星系的型態學

    現在可見的宇宙,可能只是全宇宙的十分之一。現在可見的星系 數目約在一百億附近,依它們的外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(參考哈柏音叉圖(Hubble's tuningfork diagram))

    註:音叉圖只是星系型態歸類的方式,絕對不代表他們之間的演化歷程。

    1. 橢圓星系:
      1.  
      2. 形狀是橢圓的,
      3. 沒有可觀測到的星際塵埃與氣體,
      4. 缺少年輕的亮星與漩渦臂,
      5. 絕大部分的恆星都是老而且質量小的恆星。
    2. 漩渦星系
      1.  
      2. 有明顯的盤狀結構與漩渦臂。
      3. 近20% 的漩臂星系有明顯的棒狀核心,或稱為漩棒星系。
      4. 銀核含有塵埃與氣體。
      5. 包含有年輕與年老,熱或冷,暗或暗等各式各樣的恆星,分佈在不同位置。
      6. 恆星形成的情形非常活躍。
    3. 不規則星系:
      1.  
      2. 包含有豐富的塵埃與氣體,與各式各樣的恆星混在一起,
      3. 沒有明顯的核心與漩渦臂。
      4. 例:大麥哲倫星雲、小麥哲倫星雲。

       

  2. 星系的碰撞與相互吞食:(Colliding Galaxies & Galactic Cannibation)
    • 星系的碰撞對星系演化有很重大的影響。
    • 兩個星系之間的平均距離(600 KPC) 約為星系的直徑(30 KPC)的20倍。 所以星系的碰撞應該是相當頻繁,證據: 仙女座大銀河的雙核心M51NGC 3923車輪銀河(Cartwheel Galaxy)天線銀河(the Antennae)老鼠銀河(the Mice)
    • 但恆星的碰撞是非常少的,因為恆星間的距離(4 ly = 4.0*1013 km)比恆星的直徑(1.2*106 km)多的107倍。
    • 兩個星系的碰撞,其中的恆星並不直接碰撞, 而是由重力的相互作用扭曲了星系的形狀、塵埃與氣體的分佈。 例如M51 可以是兩個小星系相互碰撞,而形成漩渦臂,進而觸發年輕恆星的形成。
    • 當兩星系的碰撞很緩慢時,這兩個星系將互相吞食而黏成一體,例M 31
    • 有跡象顥示本銀河系曾經吞食其他小的星系,而且正開始要吞食大、小麥哲倫星雲

     

  3. 星系的演化

    目前最流行的的想法是:星系的演化由星系的碰撞與相互吞食所主控。

    其概念如下:

    1. 小星系的運動會帶走星系之間的星際物質雲氣,
    2. 橢圓星系可能是小星系碰撞後黏在一起的產物,
    3. 漩渦星系可能是由好此個星系的交互作用,吞食,掠奪其他星系的星球與雲氣,
    4. 小星系的來源是來自於早期宇宙的不均勻性。
  1. 星系的分佈

    目前我們所觀測到的星系分佈情形,除了星系群超星系團 之外,尚可觀測到宇宙更大尺度的結構(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universe),其中包含有所謂的長城(Great Wall)與空洞(Void)

    因此,宇宙的結構是與海綿的結構相似,星系的分佈形成"宇宙海棉體"的壁,而在空洞處,幾乎無星系的存在。

  2. 星系的質量

    測量鄰近(50 Kpc 以內)星系的旋轉速率曲線 ,可以求得星系的質量,結果與本銀系類似,可見物質約佔總質量的10% ,而有90% 為不發光的暗物質。遙遠星系的質量可以用Tulley-Fisher 關係求得。

    常見星系的質量

    • 漩渦星系:1011 ~ 1012太陽質量
    • 大型橢圓星系:1011 ~ 1012太陽質量
    • 不規則星系:108 ~ 1010太陽質量
    • 矮橢圓星系(dwarf ellipticals)與小型不規則星系:106 ~ 107太陽質量

     

  3. 星系的運動
    • Tulley-Fisher 關係

      1977 年,天文學家Tulley 與Fisher 發現漩渦星系的氫21 公分線,因星系自轉而有杜卜勒加寬 。由譜線加寬的程度,可以找出譜線的位移量Δλ,並求出星系的漩渦臂在視線方向的速度Vr

      Δλ/λo = Vr/c = Vsin i/c

      i 為觀測者視線與星系盤面法線的夾角,由此可以推出漩渦星系的旋轉速率,而高旋轉速率對應短自轉週期。由克卜勒定律,可以知道自轉週期愈短的星系,具有愈高的質量。Tulley 與Fisher 發現,(很自然的,不是嗎?) 漩渦星系的亮度(絕對亮度、光度)與自轉速率成正比,現在稱為Tulley-Fisher 關係

      Tulley-Fisher 關係告訴天文學家,想知道漩渦星系的光度,只要去量它的旋轉速率。當光度知道了,可以用距離模數的關係式找出漩渦星系的距離。以Tulley-Fisher 關係找出的距離與I 型超新星的距離指標同一級。

    • 哈伯定律

      幾乎所有星系相對於本銀河系都是遠離的,其遠離的徑向速度可用都卜勒效應來測量星系的紅位移 ,進而找出星系遠離的速度。

      1929年Edwin Hubble得到遠離徑向速度與星系距離的關係(哈柏定律

      v = H * d

      d 是以百萬秒差距(Mpc) 為單位表星系與本銀河系的距離, H 是哈柏常數。哈柏常數最常引用的值是75 km/sec/Mpc。

      哈柏定律告訴我們星系是相互遠離的,也就是宇宙是膨脹的。哈柏定律同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距離指標,量得星系的遠離速度,透過哈柏定律可以知道星系的距離。

活耀星系(Active Galaxies)

回大綱 

  1. 活躍星系(Active Galaxies)
    • 具有活躍星系核心(AGN) ,無線電波段發光強度 很強的星系。

      正常星系(如本銀河系) 可見光波段的輻射約為1037瓦,相當於二百億個太陽的輻射量,無線電波段的輻射約為1031瓦。活耀星系可見光波段的輻射約為1031瓦,但無線電波段的輻射可高達1042瓦。

    • 經常會有很強的噴流(jet)由星系核心噴出,例如: Centaurus ANGC 4261NGC 1265M 87
    • 星系核心可能有吸積盤,例如: Centaurus ANGC 4261M 87M 51
    • 經常會以不同的型式表現出來,包括有:
  1. 似星體Quasars (Quasi-Stellar Objects , QSOs)
    1. 類似點光源(star light) ,體積小,約等於太陽系的大小。
    2. 發光強度約等於10-1000星系的發光強度。
    3. 具有很大的紅位移,為目前觀測到最遠的星體。
    4. 有毛狀的無線電波影像,其中3% 是具有很強無線電波。
    5. 亮度會變,可在一天、一周或一個月中變化很大。
  2. 西佛星系(Seyfert Galaxy)
    1. 是漩渦星系,
    2. 具有小的活躍星系核心,但有很強的發光強度。
    3. 亮度會變,
    4. 具有噴流,
  3. 蝎虎型類星體(B. L. Lacestae objects) (Blazars)
    1. 是橢圓星系。
    2. 類似點光源(star light) ,
    3. 有很強的發光強度。
    4. 有毛狀的無線電波影像。
  • 因為似星體距離我們很遠,而且光速是一定的, 那麼,觀測似星體可以讓我們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宇宙。 所以似星體是我們瞭解宇宙演化的踏腳石。
  • 活躍的星系核心可能存在有質量是106 -109個太陽質量的黑洞。 而似星體、蝎虎型類星體、西佛星系都可能只是星系中心的黑洞所造成的表象 ,另蝎虎型類星體與西佛星系可能都是由似星體演化 而來。
 

回大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