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恆星的誕生

前言

回大綱 

本銀河系約有二千億個恆星,而宇宙至少有1023個恆星。這些眾多的恆星,恆星的質量不盡相同,可能處在不同年齡與演化階段。天文學家根據觀測的結果,再加上理論的計算,構造出恆星演化的理論。恆星演化理論涵蓋:恆星的誕生(新生與嬰兒期)、主序帶恆星的演化(青年與壯年期)、後主序帶恆星的演化(老年期)、恆星的歸宿(死亡) 與化學元素的合成。

所以恆星並不是永恆的,他們與我們凡人相似,也有生老病死。本章的內容是有關恆星如何誕生、如何演化進入青年期(主序帶)。另一個重要的課題是,天文學家如何用上一章(星光的祕密) 所敘述的方法,來證驗恆星演化理論。

恆星的誕生

回大綱 

簡單圖像:

巨大、低密度的冷星雲(分子雲)經由重 力塌縮,將位能轉變成熱能,當核心的溫度昇 高到可以觸發氫融合反應,恆星就誕生了,並 變成小而密度高的熱星。

  1. 恆星誕生的原料:星際物質

    恆星的質量,大多在太陽質的十分之一到數十倍之 間。以太陽而言,其質量約是地球的三十三萬倍, 可見恆星有相當巨大的質量。能誕生恆星的巨大分 子雲,又是由幾近真空的星際物質,歷經亙古的時 間緩慢聚集而成。星際物質主要是由氫、氦、塵埃所組成。

    • 星際物質存在的證據

      星光的消光紅化 ,發射星雲(emission nebula) –Trifid 星雲 、或H II 區域 ,反射星雲(reflection nebula)–Trifid 星雲、昂宿星團(the Pleiades),暗星雲–馬頭星雲本雲河盤面包克雲球(Bok globules)氫21公分線 (無線電波段),0.26 公分CO 譜線–巨大分子雲(數十萬太陽質量)。

    • 溫度:數K到數百K之間,全看距離恆星多遠而定, 平均約在100 K左右。
    • 密度:平均106 原子/ 米3 ,或每CC的 太空中,平均來說有一個原子。分佈並不均勻, 最密者有109 原子/ 米3,而最疏者 低達104 原子/ 米3 。在地球上 實驗室能造成的最好真空約在1010 分 子/ 米3 ,而在海平面太氣每立方公尺中 含有1025 個分子。
    • 成份:分析星際星雲的吸收光譜 ,可以得知,星雲90% 是原子或分子氫, 9% 為氦,剩下的為較重的元素、分子與星際塵埃。
  2. 恆星誕生的機制

    但恆星誕生的故事並不是如此簡單,星際物質受重力的 吸引,慢慢的聚集在一起,同時溫度也漸漸昇高。溫度 愈高,原子與分子運動的速率也愈快,這種傾向抗衡了 重力塌縮的繼續進行,有時甚至可能把星雲打散。

    由觀測的證據顯示,星雲不可能經由自發性的重力塌縮 ,而變成恆星。天文學家認為有四種不同的過程,具 有發揮臨門一腳效用,能觸發恆星的形成。

    1. 超新星爆炸產生的巨大震波 ,例: Cygnus Loop
    2. O-B 型熱星放出巨大的輻射,恆星風推擠周圍的星際物 質使之成為物質密度較高的球殼,如 薔薇星雲(Rosette nebula)
    3. 分子雲之間的踫撞。
    4. 銀河系的漩渦臂
  3. 恆星誕生的過程
    • 類太陽恆星誕生過程

      巨大分子雲 的塌縮

      -> 塌縮分子雲的分裂 (理論)

      -> 分子雲的分裂終止(理論)

      -> 原恆星(胎星) 階段

      • 雲氣在塌縮成為成為恆星的前一狀態,稱為 原恆星(胎星、protostar),它是熱到足以產生紅外線,但是 不足以開始進行核融合,所以在可見光波段很難觀測到。

      -> 原恆星(胎星) 階段的演化

      • 吸積盤 靠原恆星中心 的溫度極高,物質由中心 處垂直盤面噴出,形成 噴流(jets)

      -> 觸發氫融合–新恆星誕生

      原恆星的質量,因周圍的物質持續地加入而增加,核 心的溫度也隨之昇高。當中心的溫度超過4 * 106 度時,氫開始發生核融合,一顆新的恆星也就誕 生了。此時恆星的四周雲氣仍然很稠密,可能還無法 直接看見這顆新生的恆星。但可觀測周圍 雲氣受中心恆 星激發的倩形 ,可以推知雲氣深處新恆星的誕生。

      -> 進入主序帶

      • 當胎星的中心開始產生氫核融合,則此一星體我們稱之為 主序星,恆星百分之九十的時間,都待在主星序上。
恆星誕生的觀測證據

回大綱 

恆星誕生的觀測證據:

  1. 繭狀物(cocoon)
    • 是一種紅外線光源。
    • 年輕的胎星通常是看不見的,都被一層稱為 繭狀物的雲氣與 星際塵埃所包圍著,而此繭狀雲氣受到胎星的加熱會放出紅 外線。最終當胎星的溫度夠熱,則繭狀物將被吹走。M16恆星誕生區M42恆星誕生區
  2. 金牛座T 型星(T Tauri Stars)

    以第一顆被發現金牛座變星T 命名,最初以為是年輕的變星,現在一般相信這類型星 ,是原恆星演化的最後階段,正在清除它們的繭狀物。

    例如NGC 2264 中有許多低質量的T型星,實測的數據 顯示星團中,大質量的恆星己在主序星階段,而低質量恆星仍在T 型星階段。這個星團的年齡約僅有數百萬年,因為同星團內的恆星是由同團雲氣中產生,所以它們起步的時間相同,但恆星進人主序帶所需要的時間與其質量有關 ,一般質量愈大的星,愈快進入主序帶,實測的結果與理論相合。

  3. 雙極流(bipolar flow)

    當氣體掉入恆星的吸積盤面時,會拉曳著磁場,進而在旋轉軸的兩端產生噴流,而噴流與周圍雲氣相撞,產生光度閃爍不定的Herbig-Haro 星體

    由哈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發現,在獵戶座大星雲中的七百多顆新恆星,近半數有吸積盤 的存在。現在的一般的臆測是,這些吸積盤假以時日,有可能會形成行星。如果這種說法是正確的,行星在宇宙中,可能到處皆是。由最近一系列的觀測發現,如吸積盤、外太陽系行星火星微生物 等,使我們對外太陽系智慧生物,存在與否的問題有了無窮的想像空間。

  4. Herbig-Haro 星體

    原恆星演化過程所產生的雙極流,高速衝入周圍的雲氣,並激發雲氣中的物質放出電磁輻射,成為為亮度不規則變化的小星雲。這類光度閃爍不定的小星雲,常稱為Herbig-Haro 星體(H-H objects),所發出的輻射大都在可見光、紅外線與無線電波段。

星光的來源

回大綱 

  1. 恆星的能源

    太空中的雲氣經由重力塌縮,將重力位能轉變成動能, 動能的增加使得雲氣的溫度昇高。當溫度昇高到107 K時, 便使得雲氣中的氫開始產生核融合,釋放出能量。

    氫核融合過程有二種:

    1. 質子-質子鏈(p-p chain)
    2. 碳氮氧循環(CNO cycle)

    兩種核融合過程都是將四個氫核融合成一個氦,並釋放出能量。主序星用那一種氫融合過程產生能量,和它的核心的溫度有密切的關聯。據 太陽標準模型 ,太陽核心的溫度約為一千五百萬度,理論計算顯示,太陽高於百分之九十的能量可能是經由質子-質子鏈產生,而少於百分之十是來自碳氮氧循環(參見質子-質子鏈與碳氮氧循環與溫度的關係圖)。但大質量恆星,能量產生的途徑是以碳氮氧循環為主。

    不管恆星循何種路徑來產生能量,四個氫的質量總和大於一個氦,也就是說,四個氫核融合成一個氦,會損失了部份的質量。如果我們用Δm 來代表所損失的能量,由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(mass-energy relation)告訴我們

    ΔE = Δm C2

     也就是〝損失的質量轉變成能量的釋出〞。

    例:一公克的氫經由核融合大約可產生多大的能量?

    我們知道在一次的氫融合中 會消耗
    4個氫核(m4H =6.693*10-27 kg)
    產生
    1個氦核(mHe=6.645*10-27 kg)
    也就是在氫融合的過程中質量減少Δm = 0.048*10-27 kg,

    所以一次的氫融合所釋出的能量 

    ΔE =Δm C2
    = (0.048*10-27 kg)*(3*108 m/sec)2 =0.43*10-11 J =1*10-12 cal 

    一公克的氫約有6*1023個氫核,每一次氫核融合用掉4個氫核產生1*10-12 cal的能量, 所以1公克的氫在核融合過程中可產生

    (6.02*1023/4)(1*10-12 = 1.5 * 1011 cal 

    每一公克的水從0℃增高到100℃的沸水需要100 cal, 所以1公克的氫在核融合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能量可將1500公噸的水煮沸!

  2. 恆星內部能量的傳輸

    恆星內部所產生的能量如何傳到表面?

    以我們的太陽為例,百分之九十九的能量在核心 產生,而且所產生的能量,大部份以高能珈瑪射線(註:電磁輻射常又稱為光子) 與微中子釋出。微中子極少與物質發生作用,立即飛離太陽。太陽內部的物質密度很高,光子平均每走1公分就與物質粒子碰撞一次。由核心以"光"的形式向外傳遞的能量,大約需經過一百萬年的掙扎與反覆的改頭換面,才能扺達太陽表面。

恆星是如何維持穩定?

回大綱 

恆星的穩定是依賴流體靜態平衡(Hydrostatic Equilibrium) —重力壓與輻射壓在星球的內部是保持平衡的,來維持穩定。 從流體靜態平衡,我們可暸解星球的內部,因不同的深度有不同的重力, 所以在星球的內部不同的深度必需有不同的溫度, 才能產生相對應的輻射壓與重力相抗衡。

恆星的理論模型與恆星內部的結構

回大綱 

  1. 恆星的理論模型

    利用電腦對恆星作模擬 ,來計算與推測恆星的內部物質分佈、溫度分佈、光度分佈、能量向外傳輸方式…,所得到的恆星理論模型。恆星理論計算把恆星分成許多具有相同厚度的同心球穀,並以四個基本假設為計算的基礎:

    1. 流體靜態平衡
      星球內部每一層所受的重力壓與輻射壓都會達成平衡。
    2. 能量傳遞的方式
      能量由高溫區傳蝸低溫區,是以輻射,對流或傳導等三種方式進行。
    3. 物質連續性
      恆星的質量是所有球穀質量的總和。
    4. 能量連續性
      任一個球穀上方的能量,等於由絿穀下方傳來的能量 ,加上在這一球穀所產生的能量,此恆星所輻射的能 量為每一殼層所產生能量的總和。

    恆星模型的預測,須與實際的觀測相吻合,否則必須調整恆星模型的參數,再進行計算與預測並與實驗數據比較。

    恆星的理論模型告訴我們主序星的質量不能小於0.08 太陽質量,也不能大於100 太陽質量。因為小於0.08 太陽質量的星體,無法產生氫核融合,也就是無法形成主序星,這類"死胎的恆星" 稱為棕矮星(brown dwarf) ;大於100 太陽質量的星體,核融合反應非常激烈,會造成星體不穩定,而分裂成數個質量較小的恆星。現在的天文觀測的證據顯示,恆星的質量大致在十分之一至數十個太陽質量之間。

  2. 恆星的內部結構

    我們利用可觀測量,如光度、大小、表面溫度…,來對描述恆星。但恆星的內部結構 ,則須靠理論模型來推測。一般而言,恆星的內部可分成核心、對流層與輻射層等三部份。據理論模型,恆星的內部結構與其內部的溫度有關。而恆星的溫度又取決於其質量,所以恆星的內部結構與其質量有關。

 

回大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