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宇宙!每天一幅不同的影像或照片,並由專業天文學家簡明的解說,帶你遨遊迷人的宇宙。
說明: 基本粒子能晃動多快呢? 這個看似不搭調問題的意外解答,是在2001年由美國.紐約州的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所提出。 這項結果指出:廣為接受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並不完整,也暗示宇宙還有待發現的基本組成。 更具體的說,自從1999年進行了一序列稱為g-2(g負2)的實驗,以量測性質類似電子但質量較大的緲子,結果發現它有大於預期的晃動。 這項在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獲得的成果,激發世界各地的團隊進行確認實驗,並讓理論學家致力於了解這項結果。 上星期,在美國.伊利諾州的費米國家實驗室(參見上圖)進行,截自目前最靈敏精密的緲子晃動實驗,發布與布魯克黑文實驗室一致的成果,亦即緲子具有超量的異常晃動。 緲子的晃動率,與奇異虛粒子海裡大量隨機生成湮沒的粒子緊密相關。 緲子異常的晃動率,或許暗示這片粒子海裡,有超出標準模型的虛粒子。 或者這項結果暗示,使用超級電腦及極端複雜程式進行的理論預測有缺陷。 後續在費米實驗室進行的g-2實驗,將致力於提升精密度,可能的話並找出我們了解的與量測的宇宙,二者之間的統計學差異。(muon wobble 緲子晃動)
Authors & editors:
Robert Nemiroff
(MTU) &
Jerry Bonnell (UMCP)
NASA Official: Phillip Newman
Specific rights apply.
NASA Web
Privacy Policy and Important Notices
A service of:
ASD at
NASA /
GSFC
& Michigan Tech. 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