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宇宙!每天一幅不同的影像或照片,並由專業天文學家簡明的解說,帶你遨遊迷人的宇宙。
說明: 上圖的8字形曲線稱為日行跡,是在地球上,每天於相同地點與時間記錄天空中太陽的位置所得到的圖案。 左側的地球8字形日行跡,是由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一個整年期間拍攝的廣角數位影像組合而成。 日行跡的形狀,會因行星的軌道離心率和自轉軸的傾角而異,是以在不同行星上記錄的日行跡,形狀也會不一樣。 以火星為例,火星的轉軸傾角和地球相近,但繞太陽公轉的橢圓軌道離心率較大(軌道較扁長)。 而從火星表面看出去,所見到的日行跡是形似淚滴的右圖。 此圖則是由機會號火星車,攝於2006年7月到2008年6月期間的火星表面影像組合出來的。 可想而知的,這二顆行星的至點都是位於各別日行跡的頂點和底端。 剛過去的火星北半球夏至,出現在地球曆2025年5月29日,而地球2025年的北半球夏至,會在6月21日世界時2:42 UTC降臨。
Authors & editors:
Robert Nemiroff
(MTU) &
Jerry Bonnell (UMCP)
NASA Official: Amber Straughn
Specific rights apply.
NASA Web Privacy,
Accessibility,
Notices;
A service of:
ASD at
NASA /
GSFC,
NASA Science Activation
& Michigan Tech. 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