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宇宙! 每天一幅不同的影像或照片,並由專業天文學家的簡短解釋和說明, 帶你探索迷人的宇宙。
說明: 不是所有的恆星爆炸之後會形成一個大Q的形狀。但無論如何,超新星爆炸殘骸 E0102-72的形狀提供天文學家一條線索,可用來探討這種巨大的爆炸如何散播他的物質,與如何與週遭的星際氣體作用。上一張圖 是由三種不同的照片所組合而成的。其中紅色的影像是用無線電波所拍攝的,他可以顯示出高能量的電子沿著磁場盤旋的軌跡。綠色的影像是用可見光所拍攝的,他含有氧氣的較冷雲氣的分布情形。而藍色的影像是用X-光所拍攝的,他顯示出被加熱至百萬度的較熱雲氣的分布情形,這些雲氣是被一個向內傳播的震波所加熱的,而這個向內震波是超新星爆炸之後的向外震波,撞上早已存在的緩慢移動氣體所反彈回來的震波。這個大Q的形狀的超新星爆炸殘骸是位於小麥哲侖星系,他的直徑有40光年那麼大。如果我們對這個超新星遺骸的了解,能像美國的猜字獎金競賽一樣,只要再多用一點錢買個母音字就能多增加很多資訊,那不知道該有多好。
Authors & editors:
Robert Nemiroff
(MTU) &
Jerry Bonnell (USRA)
NASA Technical Rep.:
Jay Norris.
Specific rights apply.
A service of:
LHEA at
NASA/
GSFC
&
Michigan Tech. U.